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与中关村两院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AI制药技术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9月5日,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宣布与北京中关村学院、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两院”)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聚焦“AI+制药”前沿交叉领域,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实施人才联合培养计划以及开展科研协同攻关,共同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突破性应用,为解决全球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和流行病的防范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共筑“AI+制药”从科研到应用的全链条

本次战略合作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构建了一个覆盖药物研发全链条的创新协作框架,重点发力于三大核心领域。

  • 联合人才培养:打造复合型AI制药生力军
    三方将共同建立独特的“院企双导师”制度。由GHDDI资深药物研发专家担任企业导师,两院的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领域权威专家担任学术导师,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指导体系,共同培养兼具人工智能理论与医药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前沿技术攻关:构建AI制药新范式
    依托 GHDDI 在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的丰富积累,以及两院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的技术优势,共建“AI+制药”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发多维度生物医学基座模型与数据驱动的智能优化系统,实现“干湿闭环”实验范式,大幅缩短临床前研究周期,加速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 全球健康生态构建:推动科技普惠,惠及最需要人群​
    围绕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健康需求以及大流行病防范中的技术瓶颈,三方联合设立科研项目合力攻关,共同推动研发成果实现高度的应用价值和转化潜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而是能够切实应用于全球健康药物研发的实践中。最终目标是让最前沿的AI制药技术突破地域和经济限制,真正惠及医疗资源最为匮乏的人群。

协同共创,让AI真正赋能全球健康

此次战略合作将汇聚三方核心优势,致力于构建从前沿技术探索到产业价值实现的贯通体系,携手推动人工智能与医药研发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突破。旨在打通从基础研究至产业应用的完整路径。

北京中关村学院坚持“极基础、极应用、极交叉”的颠覆性研究理念,已在AI基础模型与交叉学科建设中形成独特优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发挥“产学研创投”的生态优势推动AI技术落地,GHDDI所提供的真实药物研发场景与数据,为“AI+制药”垂直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期,三方联合团队正围绕疟疾这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针对疟原虫尚未成药的关键靶点展快AI创新药物设计,并已成功获得可结合该靶点的候选分子,并展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

GHDDI中心主任丁胜教授强调,与两院合作正是看重其在AI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与工程化落地方面的综合能力,期待通过三方的紧密协同,加速AI技术在全球健康药物研发领域的规模化、普惠化应用,让科技创新的红利更快、更广地惠及最需要的人群。

推动AI制药普惠化,服务全球健康需求

依托本次战略合作,GHDDI将重点推进AI技术在普惠药物研发中的规模化落地。

  • 构建开源数据库
    整合三方资源,建立开源全球疾病靶点数据库,优先纳入非洲、东南亚等高负担地区的传染病数据,为发展中国家科研机构提供零门槛的AI药物研发基础设施;
  • 部署智能实验系统
    引入人工智能优化的自动化实验系统,显著缩短小分子合成与湿实验验证周期,加速针对疟疾、耐药结核病等疾病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
  • 推动技术成果开放与孵化
    借助全球顶尖网络,向新兴市场国家开放联合实验室技术成果,支持本土化AI制药应用,持续完善“技术共享-快速验证-全球推广”的赋能机制。

战略合作不局限于单一药物的突破,更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性重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的范式。核心愿景是让最前沿的科技创新,突破地域和经济限制,成为服务全球、特别是医疗资源最匮乏人群的有力武器。

关于中关村两院

北京中关村学院是全新的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专注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的前沿探索与产业化应用。中关村两院一体两面、融合发展,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新尝试,是新型研发机构的二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