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胜主任出席第十一届财新峰会,探讨“后疫情时期的医药创新”

2020年11月17日

11月14日下午,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丁胜博士受邀出席了第十一届财新峰会,这是丁胜主任连续第二年受邀参会。本次峰会的主题是“重建全球信任”。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成巨⼤冲击,熟悉的世界似乎渐⾏渐远,人们所习惯的⽣活和⼯作⽅式也被改写重绘。在疫情尚未褪去的当下,医药行业应该如何做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在“财新健康圆桌:人民健康优先下的健康中国路径”环节中,丁胜主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参会的多位权威专家畅谈交流。

1605581224340204.jpg

中国药物源头创新的挑战

会上,丁胜主任谈及中国创新药的发展,他认为,药物源头创新的动力在于基础研究,国内的人才、研究均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仍然还有成长空间。“突破性的源头创新需要时间的积累。虽然中国科研能力已经到了前沿,但真正发生重大突破,需要时间和多个因素去触发。”他指出,中国医药领域源头创新的持续涌现,需等待转化模式的逐步形成。

药物研发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除了内部的研发和人才积累以外,还离不开外部资本的支持。丁胜主任表示, “创新药研发,需要一棒接一棒往前推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盈利。创新需要不断试错,需要发展,需要资本的长期支持。” 而近两年,香港证交所和科创板先后允许未盈利创新药企业进行上市融资,使创新药企业拥有更多元融资渠道,这对于中国药物源头创新是一种激励。

非源头药物研发同样具有价值

丁胜主任指出,许多有价值的新药,并非全部基于突破性的发现,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打通工业化和产品化环节。因此,非源头药物在科学及市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价值。对于正向创新转型的中国制药企业来说,上述途径也有利于其人才积累。

“我们多数企业从前聚焦的不是最创新的医药开发,” 丁胜主任表示,“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些(国内机构研制的)best-in-class或me-better的药物,机制和适应症上虽然不是我们首创的,但确实在分子和其临床应用上有区分度,无论在药效上、安全性上有部分优势差异。这样的药物已经有被海外的大药企引进或收购,由他们进一步在海外进行开发上市,这类药物存在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中国药物创新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人口基数大,许多罕见病在中国并不“罕见”。这既意味着更大的市场需求和研发动力,也意味着临床发现和临床研究上的优势。丁胜主任认为:这将成为未来中国新药创新的优势领域之一。

另外,中药在国内具有悠久历史,虽然目前有部分机制尚未完全探索清楚,但这同样也意味着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如果有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进行深耕,同样也有机会产生世界级的影响力和贡献。

中国新药走向世界

最后,医药在本土创新以外,如何走出去也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丁胜主任认为,中国医药出海,对于本土创新的价值提升、机会增多都大有益处,最重要的是,也更有利于惠及全球患者。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踊跃布局海外市场,出海已成热潮,但有一些问题同样需要注意,首先,国内外临床数据的标准是否一致是让国内药品能否顺利走出去的关键第一步。同时,不同市场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值得考虑。

本次财新健康圆桌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万科讲席教授梁万年,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而与丁胜主任一同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还包括荣昌生物首席医学官、国投创新医疗健康首席科学家、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首席科学家何如意以及永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席首席技术官王歈。会议由财新传媒副主编、财新网副总编辑任波主持。

1605581381995829.jpg

财新峰会于2010年⾸度推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顶尖会议品牌,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界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年度盛会之⼀,也是每年海内外经济、⾦融、商业精英和资本市场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与窗口。本次峰会主题为“重建全球信任”,旨在借各界嘉宾的洞察视角展望未来,为全球经济复苏、恢复国际合作,探索更多的可能。